厦门市产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班
为全面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升干部素养能力,为全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2014年5月7—9日,由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承办的“厦门市产业转型升级研讨班”成功举办,来自厦门市各党政机关130余人参加培训学习。
5月7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陈秋雄部长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随后,由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教授主讲《产业园区—城市创新与发展的集聚地》课程,周教授分别从园区的类型、优势差异、密度、分割、开发模式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选址与园区规划,产业集群效应,创新能力观察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讲述了产业园区升级转型意义和具体实施路径,并结合上海六大产业布局规划做了案例分析,为厦门发展产业园区起到了明方向、知问题、找出路的启发作用。
5月7日下午,由福建省发改委副巡视员、研究员叶飞文教授主讲《先进制造业与精细化生产》课程。叶教授首先分析了先进制造业的内涵、特点与范围,他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微利困局,出现去实业化、去制造业化和个体地区制造业空心化,企业创新推动力不足,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厦门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要推动生产智能化和生产自动化的两化深度融合,把推进两化融合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推动技术、资金、管理等要向企业集聚,培育创新型企业。
5月8日上午,由美国DataEra大数据公司中国首席代表、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思恩博士主讲《智慧政府:大数据应用面面观》课程。陈博士从五个方面具体谈了大数据应用的范围:1、大数据引领国家治理大变革 ;2、快速反应的公共安全管理;3、数据化调控的公共交通;4、以人为本的综合社会管理;5、打造政府信息化航母。他认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预测民众下一步的公共服务需求,提供更加智能与高效的管理和服务,还可以提前预测危机,精准打击犯罪,完善危机救灾系统。多渠道的大数据采集和最快捷的数据处理是保证破案的最重要手段,甚至在食品安全、公共交通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5月8日下午,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崇伯教授主讲《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及厦门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与思考》课程。吴教授指出海洋经济已成为厦门发展的支柱产业,厦门应把海洋经济与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紧密结合,与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紧密结合,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发挥厦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港口资源优势,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推进在航运物流、游艇邮轮海洋信息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5月9日上午,由华南理工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李冠霖研究员主讲《我国“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趋势、趋向》课程。李老师分别从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发展趋势、转型趋向和发展路径四个方面讲述“十三五”中的现代服务业。他指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正向经济软化、服务泛化、服务深化上迈进。要完成在生产服务全链条完善,生活性服务全需求拓展和公共服务全社会覆盖。实现各层次突破,低端服务便利化、终端服务规范化、高端服务个性化。加快全国性服务业中心培育,增强辐射能力。加快连锁推进,构建全国完善的服务网络。通过新兴服务业、线上服务业、国际发展空间等拓展,实现优化转型升级。
5月9日下午,由台湾财团法人资策会产业情报所两岸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陈子昂老师主讲《台湾特色产业发展深度剖析与厦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课程。陈老师分别从台湾信息产业、网络通讯产业、行动装置产品、半导体产业、平板显示器、文化创意产业等深度剖析,并详细阐述了厦台产业转移与合作的展望。他指出,厦台合作共创产业发展在于建立稳定的经贸和产业合作架构,开启两地良性互动机制。强化两地于国际产业链的地位,提供两岸产业发展新契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开创全球创新整合与应用典范。
本次培训由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负责具体落实并推进,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方案,制定详细周密的后勤组织保障计划,最大限度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