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公开课|巴曙松精彩三问三答
10月30日下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曙松应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金圆研究院的邀请,做客第848期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带来题为"为人民币资产定价:人民币融入全球货币体系带来变革新动力”的精彩演讲。金圆集团中高层领导,厦门国际金融管理私募股权班学员作为特邀嘉宾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中,巴曙松教授从 “国际金融体系变革和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的人民币资产将不可避免融入全球市场”的大背景出发,针对“如何在‘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倡议框架下,促进人民币融入国际体系?”、“如何把握全球交易所的发展趋势,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等问题,以史为鉴进行了阐述和解答。他表示,新的主要货币融入全球货币体系时,必然经历一次国际资产格局的重大调整。人民币资产融入全球体系的新趋势,互联互通是众多可供选择的金融开放途径中的一种,有利于探索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新模式、促进在岸离岸金融产品创新和流动性、完善人民币资产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香港金融市场不仅可以成为一个活跃的投资目的地市场,也要成为一个重要的门户市场。
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角度创新、发人深思,即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充分展现了金融学术界和业界领军人物的学术功底和战略视野,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脍炙人口的精神盛宴。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还吸引了许多专程慕名而来的金融界、实业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人士。
讲座现场:精彩三问三答
互动交流环节,观众们就讲座内容引发的思考提出了三个问题,巴曙松教授认真详细地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让师生们受益匪浅。一起来学习下这三问三答。
观众1:实际上人民币资产重构首先是人民币对境外货币,或者人民币对美元货币定价的问题,比如说以近期为例,人民币对美元价格从6.7到6.4以下,最近又继续贬值,目前人民币货币定价的基本逻辑是什么样的?
A1:从811汇改以来,中国的人民币就定价—短期定价,我今天讲的其实偏中长期。比如说如果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市场忽然会多出300万亿人民币房地产的资产,一定会带来全球原有的货币架构的重构,那是另外的话题。
短期的人民币定价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从原来大家看的比较多的单锚,看美元变成双锚,既看美元、也看一揽子货币。所以811之后,可以看到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对美元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但是对一揽子货币波动在很窄的幅度内大致稳定。所以从这个决策转变来看,如果逻辑没有出大的转变,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人民币更多会参考一揽子货币,而放开对美元的波动幅度。
这样有一个好处,它适应中国出口投资的更加多元化,美国还是中国很重要的出口伙伴,中国高度多元化不能仅仅只看美元,这也给中国政策一个比较大的弹性:在一揽子货币里面,当美元走强的时候,人民币跟美元贬值幅度没关系的,只要贬值幅度比其他的货币少一点,你的一揽子货币就是稳定的,这给中国进行汇率操作留了更大的政策和空间。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观察,这个逻辑还没有明显改变,还是一个双锚机制。
观众2:811汇改之后,后来国家对资金、资本的流进、流出,尤其是流出做了一些限制,是不是可能出于,资本的流动对国内一些风险有所影响的考虑?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资本的流动可能会通过什么渠道或者怎么影响国内的风险?
A2: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理论上的逻辑,就是金融市场调整的速度快于实体经济调整的速度。一看到这个经济要回落了,很可能股票先跌,汇率先跌,真正传递到实体经济反映出来要很长时间,为了避免过快的金融市场调整冲击,实体经济要适当地减缓资本流动,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逻辑。
这一轮811汇改以来,外汇管理局的政策基调是并没有出台新的管理措施,只不过原来很多管理措施执行不严格、不充分,重申,然后管的更严格了。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很多国内的消费者拿着国内的银联卡到香港刷卡买保险。2015、2016年,很多香港的保险销售员挣了大钱,国内拿着几张银联卡输密码,5千美元一单,一弄就是一千万、两千万。
仔细想,中国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只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拿银联卡到海外旅行、消费属于经常项目,没有问题。如果去买投资连接的保险,实际上是一个投资行为,实际上把经常项目的资金进行海外的投资。外管局原来不作声,反正那时候外汇充足,有升值压力,你愿意去就去吧,但是有贬值压力的时候就要收紧。现在甚至连对外汇5万美元每年的额度,这个5万美元也是只给你做经常项目如旅行、教育等用途,所以5万美元汇出去的时候要说明干什么用,虽然不一定查你,但是万一抽查呢?你说你去美国旅行,结果你去了加拿大,这就是撒谎。
实际上,这一轮与其说强化资金流出的管制,还不如说就是对前一阶段颁布办法的一次清理,当然背后还是为了限制资本流出来支持汇率。但是一旦如果汇率压力不大,美元不再走强,又面临升值压力,今年就是这样,很可能又开始鼓励资金对外出去,因为这到了特定的发展阶段。据我了解近期应该会重新启动一些对外投资的渠道,已经好几个月是外汇储备的净增长,要那么多外汇储备干什么?这也是一个根据政策目标做动态调整的一个过程。
观众3:我想问一下全球资产的配置化,其实去对比的话,现在人民币的一个外流有这样的情况,之前我们看到有相对维稳的状态,对比以前俄罗斯、日本、德国,您怎么看待接下来中国跟美国的这样的一个较量?美国以前很喜欢剪羊毛,把自己的一些资产风险转移给到其他人,接下来他对中国,就是人民币这样的情况会是平稳过渡的过程吗?
A3:金融学领域,一直流行很多阴谋论的。阴谋论第一个特点,也是最大的特点,它把一个国家、一个群体人格化,好像美国就是一个统一的思想,几亿美国人就是一样想,涨起来然后剪中国的羊毛。实际上仔细看,在华尔街很难简单人格化。阴谋论第二个特点是很难证伪的,不能证伪很难说它是科学。
回到基本的金融原则上来,每一次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基本上就是因为美元在国际体系的占比太大,外汇储备占64%,资本的流入、流出,就是围绕美元汇率的升值贬值来进行的。美元贬值的时候资金从美元流出进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很容易拿到钱,很高兴,资产价格上升。美元缓过劲开始走强的时候,资金回流,结果新兴市场用惯了便宜钱,互相利率上升,资金回流,它的资产价格调整,有人就把它说是在剪羊毛,其实也没有谁在剪羊毛,是自己剪自己羊毛,因为你资产配置不恰当,资产配置出现了货币错配,期限错配导致了损失。
所以还是回到我们基本的金融学的逻辑上来。还是要多听听专业人士讲基本的金融规律,保证基本的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保持基本期限的匹配,保持基本货币的匹配。这个无论你美元升值贬值,大致上风险是可控的。
最近有人跟我讨论,说你现在老谈人民币国际化,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因为中国加强管制,所以我们擦肩而过。听起来好像是一个雄辩的理由,因为这种理由不用动脑子就出来了,但是对于不用动脑子的结论大家要特别谨慎。仔细一想,按照一个管制条件下,泰国率先爆发,泰国当时持有的外汇储备远远高于一般国际要求的安全水平,通常安全水平3到6个月进口所需的外汇,他要十几个月。因为实体出现巨大的错配,1997年之前美元便宜、利率低,所以泰国从大量国际市场筹美元,用在本国的泰铢期,有一个转化,期限错配,货币错配。从国际市场拿的短期资金去投本国的基础设计,10年、20年,这是一个典型的期货错配。所以美元一走强,利率一上升,迅速的外汇有压力,汇率贬值,期限流动性有压力,债务危机。
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成立于2012年12月,作为非盈利性的公益培训机构,立足于服务厦门两岸金融中心人才培养,以在职金融、管理实战教育培训为核心,突出“两岸”优势,致力成为智库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已与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台湾金融研训院、台湾政治大学、香港金融管理学院等境内外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金融交流、课题研究、教育培训项目合作。
学院联合复旦大学设立“复旦—金圆 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围绕国家建设自贸试验区等热点课题开展研究,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金圆研究院”,针对金融市场等实际需要进行金融创新前沿学术研究以及举办金融管理学历教育、高端论坛;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专题研修班课程培训、委托培训和跨境学习考察;创办的“中国梦-走进创业的新起点”高端项目深受好评;致力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学院作为复旦大学与厦门市委组织部合作的金融(单考)研究生项目实施方,目前已进行三届招生。
学院围绕金融热点和市场需求,开展公开办班招生,企业定制内训,自贸区、互联网金融、资本运作、新三板、股权投资等主题的培训项目,以及企业定制的领导力、时间管理、消费经融、销售总监、营销技巧等得到银行、保险、创投、等金融行业及企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