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13年,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2933人,研究生16026人,留学生3216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092人);另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3259人。有专任教师2490人,其中高级职称1771人。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7人,其中双聘院士1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9人。有直属院(系)30个,设有本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43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24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0个。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6家直属附属医院和一批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正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合作项目
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
2013年9月,复旦大学与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围绕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热点课题和项目合作等,开展开放式、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工作。
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汇集来自两岸的资深专家和实践者开展对话和研究。借助复旦大学的平台,中心旨在成为政府智库、战略决策的高级智囊团。
中心邀请了商、学界的精英及领袖组成咨询委员会,不定期举行学术沙龙研讨活动,指导并支持中心工作的开展。
复旦大学金融学(单考)硕士研究生项目
为加快促进厦门市金融业的发展,培养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急需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经多方协商和努力,2013年九?八期间,复旦大学、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与金融学院三方联合签署了《研究生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复旦大学2014金融学(单考)硕士研究生项目作为三方合作的启动项目,经过为期一年的考前准备、预审面试、入学笔试和考生录取工作,厦门班的15名学员已顺利入学,并在9月11日正式开课。
目前,复旦大学2015年金融学(单考)硕士研究生项目正式启动招生工作,根据复旦大学2015年单独考试硕士生招生简章,复旦大学将面向我市定向招收14名在职硕士研究生。
课题研究
就“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问题等邀请复旦大学作为委托方进行课题研究,沟通课题调研及修改意见。学院会同集团战略发展部提交的自贸区课题报告得到市领导的批示,为厦门申办自贸区提出了很好的工作建议。
联合培养博士后
“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将博士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开展两岸经济金融合作、金融政策以及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金圆集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通过合作培养博士后、整合金圆集团研究力量等方式,逐步搭建研究团队,并辅以高级学者访问制度,每年邀请国内外金融专家、学者来研究中心访问交流、共同发表研究成果。